从固态锂电的角度来说,单体化学体系升级不是车用电池研究的全部,如果高镍三元够用够安全了,成本再回到锂涨价前点的价格,车企还有大把的其他电池系统问题要研究,反过来说,在那些领域的研究和投入越多,也越不愿意改变,除非有足够大的驱动力。目前固态锂电的关注热度确实没有过去那么高了。一方面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快速铺货抢夺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成本压的连磷酸铁锂都回潮了。此外还有已经投下去的巨大三元和磷酸铁锂的生产线。半固态的能量密度提升程度程度并不高,而车企已经在基于高镍三元的电池健康大数据分析预测、soc管理、bms自己的开发和优化、从模组到电池包还有热管理系统的车企自己开发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了,特别是这几年基于机器学习的电芯健康度预测分析这块做了很多工作,车企对于管好高镍三元的自信度在提升。半固态无论宣传说从电芯角度做的多好,还是需要和车企做系统匹配开发比较长的时间。而且一些企业声称的半固态目前能做到的成本低,还是要基于相当大的装机量前提下才能达到的水平。我看前段时间已经有企业今年就要有半固态的上市,但是还是搭一些量很少的试点车型。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车企在半固态领域多就是试水,先做能力发展项目,准备好后直接切全固态,没准备好前就继续传统的高镍三元。目前在车用领域,除锂电池,或者我们说的更加一点,除了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之外的所有电池类型,在未来15年尺度,都将是作为在弥补这两种电池在一些独特具体的应用场景下的潜在不足而存在的。包括这段时间比较火的钠离子电池,其存在的前提也是锂矿价格的持续高位。其他的诸如锰酸锂、钛酸锂、锂硫电池、超级电容等等等等基本都是如此,甚至包括固态锂电。
Copyright © 2023 常州众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苏ICP备18038787号